在不同的教學中,都會追求著合一意識,在第五次元中那份無分彼此的喜悅。而甚麼是合一呢?
我們可以由不同的層面作出思考,而其中之一是由小我進而大我。
當我們不再跟從小我的聲音去行事,全然跟著宇宙 / 心的指引而行,我們都是宇宙劇目中的一員,自然無分彼此,按著自己的本質,完成自己靈魂所選擇的的目標。
如果我們全然相信一切都是神聖的安排,我們還會為自己的得失而憤怒嗎?
如果我們願意為自己生命的選擇負責任,我們還會埋怨身邊的人嗎?
真正的合一,是先由自己開始。
如果我們的腦和心分開了,我們的內在都是在分離的狀態,又如何創造出合一的環境?只以頭腦去分析合一,我們或會只是行為上的模仿,而失去了對萬物異同的包容。在整個神聖的計劃當中,每個靈魂都各自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角色,每一個角色都是平等和重要。如果我們的內在(小我)覺得有缺失,就會迷失於尋找自己的過程,追逐不屬於自己的目標。或許我們會害怕跟別人不同,就會把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他人身上,或扭曲自己作為普世價值中的一員,這一切都沒有演活好自己的角色。
直到我們願意打開自己的心,願意接受自己的真面目,願意展現自己的真實,我們的頭腦和心才會真正的連結著。
當我們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同,才會接受到別人的不同,也會尊重對方跟自己的不一樣。在這個互相尊重的環境下,我們可以互相躺開自己的心,把自己的智慧及資源互相分享。在自己得以圓滿的時候,愛是自然滿溢而出的。透過分裂而得到的經歷,也透過分享重新連結,讓我們的智慧可以有更多的面向。在互相分享和支持的環境之中,也就能安心的做回自己,因為我們都是被接受的。
沒有自己,就沒有合一。失去自我的追求,就會變成無意識的傀儡。由物質層面的追逐,變成靈性層面的追逐,而核心的自我價值卻沒有改變。收心,先由自己開始,先看見自己,接受自己,從而分享自己,展現自己。
Comments